药师经全文网

参禅必修的课程

有一学僧元持在无德禅师座下参学,虽然精勤用功,但始终无法对禅法有所体悟,故有一次在晚参时,元持特别请示无德禅师道:;弟子进入丛林多年,一切仍然懵懂不知,空受信施供养,每...
参禅必修的课程

发心与发展

...
发心与发展

古代母亲教育子女的故事

古代母亲教育子女的故事 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自襁褓至幼年之时,其衣食住行皆依赖于母亲者多矣。故凡为人母者,应善加体察子女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好习惯令其长养之、保持之...
古代母亲教育子女的故事

发这个愿,业障逐渐就消除了

今天这个世间,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什么原因?原因是烦恼、忧虑、牵挂放不下。这些烦恼习气是一切众生无始来累积的习气,所以佛虽然给我们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自己也...
发这个愿,业障逐渐就消除了

古人最看重的四种品格

中国传统哲学中,最讲究顺应,;天、地、商、业,则代表为人处世、修身养性中都需顺应的;道。 顺应天的刚健,因而勤奋;顺应地的宽厚,因而柔善;顺应商的公道,因而诚信;顺应业的无...
古人最看重的四种品格

口不论是非 身不沾恶缘

口不论是非:口论是非是修行人之大忌,说人家长道人家短,论是论非造口业。一个真的修行人,一切事相干不相干于自己修行都不要说,与已有关无关都不要打听、不要想知道。纯印老人讲...
口不论是非 身不沾恶缘

口德值得我们去深思

口德值得我们去深思...
口德值得我们去深思

参禅悟道要真见自性

你们到禅堂里来是干什么的呢?为了开悟的嘛,为了找本来面目的嘛!所以你打死我我都不出门,腿子再痛我也不放松,非要在七天之内找到我的本来面目。香严祖师聪明得不得了,他在百丈...
参禅悟道要真见自性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易经言:事不做尽,势不用尽,话不说尽,福不享尽,凡事在不尽处,意味最长。此乃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坐,就平地立,向宽处行之理。佛理言: 发上等愿:心存济世...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古人公案

古人公案  古人公案  古人公案乃古人参禅悟道的机缘记录。禅道本无今古,今人不妨于古公案中领略禅月道风,解悟、证契以会古人之妙。禅门不立文字而不离文字,公案之不可解者,因禅...
古人公案
  • 首页
  • 376
  • 377
  • 378
  • 379
  • 380
  • 381
  • 382
  • 尾页
  • 共 1000 页
  • 版权所有:药师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