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网

佛教在构建和谐世界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9-09-21 09:48:51作者:药师经全文网

主 题 词:道德规范;普世价值;和谐世界;众缘和合;佛教;社会价值观

内容摘要:构建和谐世界理念,既回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今后走向的普遍关切,又描绘了人类希望建设理想世界的宏伟蓝图。政治平等民主、经济互利共赢、文化求同存异、安全信任合作、环境共同呵护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基本要素,分析了佛教优良传统,探讨了发挥佛教在构建和谐世界中的积极作用,阐明了佛教的道德规范与社会价值观,提出了“众缘和合”实践意义。

当前,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但单极还是多极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但国际经济竞争依然深刻复杂;不同文明交流继续发展,但国际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国际战略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态势继续发展,但人类面临的安全挑战依然深刻复杂;国际协调合作继续发展,但围绕国际秩序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

面对大调整、大变革的世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明确了与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长远目标。这一理念和目标的提出,从根本上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今后走向的普遍关切,从根本上回击了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从根本上回答了人类希望有一个怎样的世界,以及怎样构筑这样的世界这些中国和国际社会所共同面对的重大命题。

“和谐世界”,一个充满东方智慧的名词,如今频频出现在重大国际场合,它所描绘的国际关系的理想状态,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赞同。在世界三大宗教中,唯有佛教的哲学思想最为丰富、最成体系,对东西方哲学思想均产生很大的影响。从“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到“和谐世界,众缘和合”,展示了佛教在构建和谐世界的道德规范和社会价值观。因缘和合,如何弘扬佛教的优良传统,更好地为构建和谐世界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实现“弘扬正法,化育众生”,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构建和谐世界的基本内涵和道德规范基础

(一)、构建和谐世界的基本内涵

和谐世界是在政治上平等民主,经济上互利合作,文化上交流共进,通过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和谐世界要求各个国家、各种制度和各种文明之间不仅仅是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井水不犯河水,还进一步发展为和谐共存,增添了彼此尊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等一些新的内涵。换句话说,增加了各类国家和各种力量之间积极互动的新要素。变文明的冲突论成为和谐促进观,这是构建和谐世界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和谐世界理念传承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深厚底蕴。中国文化或者东方文明的精髓之一,就是重视和提倡“和”这个概念。和谐世界发出的第一个强烈信息,就是“和”。所以说,以“和”为核心的理念,以及今后可能由此而逐渐发展完善的一个理论体系,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国际关系理论数百年来的权威学说。和谐世界理念不仅使东方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了现代化意义,也将为我们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国际关系理论开辟道路。

和谐世界理念初步勾画了有中国特色的新世界观体系。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环保五个方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基本要素,从而使和谐世界的理念实际上涵盖了我们迄今陆续提出的新秩序观、新安全观、新文明观以及新环境观,尽管还只是一个框架,但是否可以说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世界观。

和谐世界理念全面启动了中国建设软实力的进程。任何一个世界强国地位的确立,不仅仅需要硬实力,也需要具备相应的软实力。我们国家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要下气力进一步增强软实力的新阶段,或者说到了一个下力气来发掘我们软实力巨大潜力的新阶段。和谐世界理念提出之后,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众理解和接受,这本身就反映了我们的影响力、感召力在不断扩展。

我认为,这一理念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具有更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涵盖了更多的普世价值,体现了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的精神。这就使和谐世界理念能够获得外界更多的共识和共鸣,也能够得到国际社会更多的认可和支持。

\

(二)、佛教重要思想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道德规范基础

历史事实证明,在中国,佛教不仅没有发动过战争,而且对于推动中华民族的大融合、社会秩序的稳定、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关系,乃至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等方面,都发挥过积极作用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促进世界和谐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深刻思考和前瞻对策。宗教力量是中国借助的重要社会力量之一。中国的“和谐”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作为佛教重要思想之一的“和合”思想。崇尚和平和谐和慈悲济世的佛教精神,无疑会在中国佛教徒,乃至主张社会和谐发展的其他人群中形成巨大的推动力量,从精神层面将中国和世界和谐的步伐推向前进。

在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中,中国佛教协会在佛教传统教义“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见和同解)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六和”愿景:一愿培植善心,发乎善行,则人心和善;二愿亲情稳固,爱心充满,则家庭和乐;三愿真诚沟通,平等互助,则人际和顺;四愿各得其所,相安互敬,则社会和睦;五愿彼此欣赏,尊重包容,则文明和谐;六愿将心比心,化怨为友,则世界和平。

佛教的优良传统展示和谐世界的社会价值观

佛教是我国五大宗教之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引导下,佛教信众与其他宗教群体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佛教思想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柱石之一。佛教的优良传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缘起性空

佛教缘起论为和谐世界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石。这是佛教最基本的观念,最根本的教理。缘起论认为宇宙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聚合而生,因缘散失而灭。缘起论的万物由因缘聚合而生即缘起共生的思想,逻辑地肯定世界的多样性,肯定世界的多极格局,由此也必然提倡多边合作、和谐共赢的主张,也必然否定自我中心和单边主义的思维。这一学说是在既反对“无因”论,也反对“邪因”论(如神创说)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对宇宙万物的生成演变和世界的本来面目的合理的论说。缘起论自身包含着两个重要的理念:“关系”和“过程”。缘起思想是论定事物是诸多因素的组合,凡事都是一种关系;既是关系组合,就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也即凡事都是一个过程。无疑这是深邃的哲学思想。

我们认为,世界各国尤其各国领导人若能确立起缘起观念,建立缘起共生的共识,就能在行动上采取平等协商、团结合作的态度,共同解决全球性的问题。

(二)、因果法则

由缘起直接推导出因果观念和因果法则,即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这一法则,反映在伦理方面,“种花得花,种豆得豆,种棘藜得刺”,则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惩戒规条。佛教包括因果报应在内的因果理论,强调因果相连,要求人们的行为必须考虑带来的后果,反对各种恶因及给自身及社会带来的恶果,提倡做各种善因,以给自身和社会带来善果,鼓励人心向上,人心向善。倡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应当肯定,这从根本上说是有利于个人道德操守、社会秩序稳定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的,是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是有利于和谐世界建设的。

(三)平等和平

众生平等是佛教的最为基本的思想之一。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在本质、空性上没有任何差别。每一个生命,均没有高低贵贱等差别,都具有成佛的可能性,因此不可用分别的眼光来看待他人。菩萨对一切众生,都无条件地关爱与呵护。要平等以待人,实现和谐世界,就要消除我见,因为“我见”是造成不平等和纷争的罪恶之源。一切众生的肉体和精神,都是因缘所生法,本无“我”的实体性存在,但社会却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满足一己的欲望,这就是“我见”。佛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把“我见”转化为平等性智,达到人我平等,自他一体,从而兴起慈悲救世的情怀。

佛教平等观体现了生命观、自然观与价值观的统一,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可以作为处理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等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从而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思想基础。和平从平等中确立,和平来自平等。因为平等意味着互相尊重,易于建立互信与合作;平等意味着互相理解、谅解,进而导致互相宽容、友爱,不致兵戎相见;平等意味着消弭嗔恨、仇视,有助于从思想观念上消除战争产生的根源;平等还意味着消除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树立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佛教还以“不杀生”作为全部戒律的首戒,确立非暴力的原则。和平是和谐世界的重要特点,佛教是和平的宗教,是保卫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四)、中道圆融

中道是在缘起、平等等理念基础上形成的涉及认识论与真理论、伦理观与境界观的重要理念。中道是远离两个事物的对立状态、远离有无、断常等对立见解,这被认为是认识事物的中正之道,也被认为是反映事物的实相,即最高真理。在修持上,远离苦行与快乐两端的不苦不乐中道,被视为正确的道路,坚持中道必得解脱,由此也可以说,中道是最高境界。中道思想是佛教能够兼容并蓄、协和诸方、适应变化的方法论基础。在当前,佛教中道理念对于从思想方法上克服极端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都是有益处的,是有助于人际和谐、国际合作的。

圆融是中国佛教宇宙观和真理观的重要理念,同样是能够相容和谐、调和适应的方法论基础。圆融要求尊重事物的不同因素,尊重差异各方的共存共荣。按照佛教圆融观来看待世界,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多元化的统一整体。按照圆融理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不同文化并无高下之分,也并不存在相互冲突的必然性,各自不同的文化特性,都应获得尊重。

融和与包容本来是大乘佛教的基本精神之一,近代中国佛教也同样发挥了融和精神。[楼宇烈〈中国近现代佛教的融和精神及其特点〉,《1991年佛学研究论文集》,台湾佛光出版社1992年版。]佛教西来,就是成功地与本土文化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儒、释、道三教有“儒治世、佛治心、道治身”之说。佛教认为人们的贪、瞋、痴是造成心灵不得安宁的原因,称之为“三毒”。指出人们贪欲过重,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与心灵的不安。减轻欲望,待人真诚,慈悲为怀,不仅会有利于减少与他人对立,也会养成平和心态,有益自己心灵的健康,所以要人们宽容、厚道。宽容既是与人相处和谐的基本要素,也是一剂培养自己性情平和善良的良药。心境平和善良不仅有益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且还会给人的精神和身体带来双重的调节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身心健康。佛教慈悲为怀,对他人的过失用一颗博大的心胸来包容。“开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因此,佛教主张要将心性修行到“八风吹不动” 的境界。八风就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不为这八种妨碍人心志的因素所动,就是博大宽容的禅心,就可以用宽容之心待人,从而使世间充满和谐与友爱。

(五)、自利利他

慈悲是与平等观念直接联系着的理念,是大乘佛教提倡的对众生的平等一如的深切关怀。慈是给众生以快乐,悲是拔除众生的痛苦。慈与悲结合在一起的心愿,即慈悲心是维护众生平等,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心理基础。

佛教主张自利利他,自度度他,在获得个体受用(自利)的基础上,使他人也获得受用(利他)。大乘佛教的精髓是“悲智双运”。觉悟人生是上求菩提,为智;奉献人生是下化众生,为悲。悲智双运,大乘佛教的精神才能圆满。其中特别是下化众生、普度众生的大悲之心,更是被当作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佛教主张“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所谓“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为花果,以大悲水浇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佛教崇尚“自觉觉他,自度度人”,修行并非一己之行,还要“普度众生”。(六)、信任合作

佛教僧团主张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佛教教义重视个人修身,要求弟子“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要“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以“戒定慧”三学相应对治引起不良言行的“贪嗔痴”的迷惑思想,从而觉悟人生。正确的禅定实践,可以克服欲望,令心灵专注,保持清明的状态。慧是指觉悟人生,得到般若智慧,成就“知性、知天”的大清明境界。做到戒定慧的人,应该可以称得上是拥有智慧和善行的谦谦君子。家有信佛之人的家庭,也容易尊老爱幼,和睦快乐。

佛教弘扬诚信意识。佛教戒条很多,其中根本的被称为五戒,即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受持五戒修身,防止过失和不犯错误,使自己身心有了规范,向善的方向发展。其中,“不妄语”一条,要求人们诚实守信,不说谎话。佛教还有“十善”之说,即出家僧侣与在家居士应该弘扬的十种美德。“十善”体现在身、口、意三方面:身业有三,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业有四,即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业有三,即不贪欲、不害心、不邪见。是在五戒的基础上再扩大深化,是推己及人的过程,由消极的自利,走向积极的利他的方面。无论五戒还是十善,“不妄语”都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一条,这些都是要求人们待人真诚,与人为善,讲究诚信。

佛教修行过程就是视人若己,先人后己,以慈悲心而利益众生,鞠躬尽瘁,百折不挠的过程。在佛教思想的影响下,人们一方面可以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境界,另一方面与人为善,有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合作,达到家庭的和睦,进而促进社会的团结、国家的进步和安宁,推动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七)、庄严国土

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中包含有“庄严国土”宏愿的原因。这种把人类生存的环境看作与人类本身密切相关的一体性存在,主张在完善人类的同时,完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思想,无疑是我们今天在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时应该予以大力提倡的。

绿化山川,美化环境。世界银行的一项测算表明,中国每年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当年GDP的8%左右,环境污染使中国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7%,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威胁。俗语说:“世上好语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后一句话应改为“天下名山僧建多”。正是因为千百年佛教僧众的精心建设与维护,才使得一些佛教名山四季常青、绿水长流,成为人间仙境。僧侣们修学佛法,注重内心的清净、平和,同样注重外在环境的清静、庄严,既净化了自己,也美化了环境,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此外,佛教主张“不杀生”,具体表现为我国汉传佛教主张素食素食的根本目的是在生活中培养人的慈悲情怀,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素食对于保护动物的多样性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佛教以人为本,以众生为本的慈悲理念和简单节约的生活态度,有利于建立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发展机制,使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最终实现整个世界的和谐。

(八)、慈悲济世

慈悲是与平等观念直接联系着的理念,是大乘佛教提倡的对众生的平等一如的深切关怀,是人间情怀。“地狱未尽,誓不成佛。”以慈悲为怀,关爱天下众生。给人信心,给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慈是给众生以快乐,悲是拔除众生的痛苦。慈与悲结合在一起的心愿,即慈悲心是维护众生平等,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心理基础。

济世是佛教修行的行动体现,获现世福报,修来世功德。以出世的情怀,做入世的事业。佛教徒对自己生活朴素,践行素食布衣;对社会无私奉献,慷慨大度。平时访贫问苦,接济弱势群体;节日慰问鳏寡孤独,送上人间关爱。发挥联系信众广泛的优势,积极参与和兴国公益、慈善事业,在扶贫、济困、助残、助学、养老、义诊、精神救助等方面发挥有益作用。每当某一国家、地区发生特大自然灾害时,世界各国人民慷慨解囊,给予无私援助,是人类同情心、慈悲心自发的生动体现,而佛教徒往往站在援助行列的前头,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是内在慈悲心的实际表现。佛教的慈悲理念有助于化解人们的妒忌心、仇恨心、复仇心,有助于缓解弱势群休的痛苦,有助于减少恐怖主义和战争的发生。

(九)、唯我独尊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佛教有别于其它宗教的特色。在二十年代的佛教界,在佛法、宗教、哲学三者的关系上,观点最为鲜明者要数欧阳竟无先生,著名的命题“佛法非宗教非哲学”便是他提出的。他认为,宗教与哲学原来是西方的概念,由于意义及范围的不同,所以不能包含深广的佛法。他提出,世界所有宗教,都具备四个条件,而佛法都与之相反:

第一,“凡宗教,皆崇仰一神或多数神及其开创彼教之教主,此之神与教主,号为神圣不可侵犯,而有无上权威,能主宰、赏罚一切人物,人但当依赖他。”佛法与此不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章太炎《论佛法与宗教、哲学以及现实之关系》,《中国哲学》第八辑,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99-230页。];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前之诸佛,但为吾之导师、善友,绝无所谓权威、赏罚之可言。”这就是佛教中“依法不依人”。

第二,“凡一种宗教,必有其所守之圣经。此之圣经,但当信从,不许讨论,一以自固其教义,一以把持人之信心。”但是,佛法与此不同,“不必凡是佛说,皆可执为究竟语。是故盲从者非是,善简择而从其胜者,佛所赞叹也。其容人思想之自由如此。”这就是佛教中的“依义不依语”、“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第三,“凡一宗教,必有其必守之信条与必守之戒约。信条、戒约,即其立教之根本,此而若犯,其教乃不成。”作为佛法来说,“规模广阔,心量宏远,固不同于拘拘于强墨尺寸之中以自苦为极者也。”因为,佛教注重慧解脱,以度诸众生,共登正觉为唯一终极目的,其他不过是方便。

第四,“凡宗教家类,必有其宗教式的信仰。宗教式之信仰为何?纯粹感情的服从,而不容一毫理性之批评者也。”佛法与此不同,“无上圣智,要由自证得来”,这不是情感上的随顺,而是理性层面上的依自力而不纯仗他力,就是“依智不依识”。

综合以上所述的四点,欧阳竟无先生认为宗教与佛法,“一者崇卑而不平,一者平等无二致;一者思相极其锢陋,一者理性极其自由;一者拘苦而昧原,一者宏阔而证真;一者屈懦以从人,一者勇往以从己。二者之辩,皎若黑白,岂可以区区之宗教与佛法相提并论哉!”[王雷泉编选《欧阳渐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版,第3-6页。

(十)、崇尚自由

自由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佛教倡导“了生死,求解脱”,崇尚自由是一脉相承的 。佛教认为世界万法皆由心生,人本来就有自性,而自性即佛性,佛性清净而善,佛性若不被污染和遮蔽,则彻明自在、无牵无绊、无拘无束,是为自由。清净佛性还是人人皆有的,换言之,人人都可能获得自由。“三无”为纲、不取不舍;但行直心、顿悟菩提;不离世间法而出世间。佛教禅宗要最大限度地扩大自身的影响,就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普通人对于自由的渴望和内心需求。

追求自由的目的何在与对自由、不自由的理解有直接关系。比如大部分自由主义者将自由理解为外在权利,那么追求自由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不受他人的制约,自主支配自己;庄子肯定彻底的精神超越和自由,自由的目的就是与外界世界保持距离,沉溺于心灵的无拘;道教以自然规律之必然性为不自由,那最终的目的就是成仙不死、超凡脱俗:儒家认同社会伦理秩序体系内的自由,其最终的目的就是社会的和谐,是每一个人自觉而愉快地融入社会并感觉自由。

一般来说,佛教由于厌世而主张出世,出世被理解为佛教的根本特色之—,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释迦阐教,清净为先,远离尘垢。”“伽蓝之地,本曰静居,栖心之所,理尚幽寂。”僧人即被称为“出家人”。这一思想根深蒂固,有人问弘忍:“学问何故不在城邑聚落,要在山居?”他说:“大厦之材,本出幽谷,不向人间有也,以远离人故,不被刀斧损斫,——长成大物,后乃堪为栋梁之用。故知栖神幽谷,远避嚣尘,养性山中,长辞俗事,当前无物,心自安宁,从此道树花开,禅林果出也。”也是出世的态度,而且都是以世间的污垢嚣尘为不自由,自由就是为了出世间的幽寂清静。

慧能却别开生面地提出“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认为日常生活就是修行,应不离世间法而悟菩提。慧能以“不离世间而出世间”为自由的目的,既是其自山思想的逻辑发展,也淡化了佛教神秘和超越的宗教色彩,构成了南禅自由思想祛宗教化特色的形成之萌芽,也有利于禅宗在日后广开门路、扩大影响、壮大势力。

佛教“众缘和合”的实践意义

佛教的缘起论为和谐世界的建设提供了世界观的基石,因果论则提供人们行为规范的理论基础,平等观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思想基础,慈悲观为世界和谐提供心理基础,至于中道观和圆融观则为建设和谐世界提供方法论基础。

人类社会矛盾形形色色、错综复杂,然而归结起来,主要是三类基本矛盾: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群体(他人、民族、国家、社会)的矛盾以及人与自然的矛盾。原因有三:一是利益的不同,二是制度的差异,三是观念的缺陷。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以全球化为特点的知识经济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各类矛盾带来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导致了人类社会矛盾的新发展。如何“政通人和”?如何“协和万邦”?佛教在构建和谐世界中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

(一)、保持佛教与当代社会相适应

\

顺应时代潮流,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慈悲济世、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佛教是一个有机体,是社会有机体的环节之一。佛教有自我繁衍、自我整合、自我更新、自我再生的功能。这种动态的生命的高级存在形式,注定了佛教有机体在内外因缘变异的逼迫下,必然会自我调节、适应社会。佛教有机体在中国的存在形式,就是佛教的本土化或中国化。当代的首要任务就是佛教经典现代化,即运用现代语言对佛教哲学范畴作出当代人易于听懂看懂的表述;对佛教哲学范畴进行新的诠释,包括推导出合乎逻辑的引申义;结合社会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阐发范畴涵义;阐扬范畴中所包含的真理因素、智慧成分、合乎社会发展内容,即阐发范畴中所包含的积极的理论思维成果;提出符合客观实际、适应时代需要的新范畴。

佛教属于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佛教有机体的自身特征,注定了佛教随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佛教的核心教义“因缘论”,指明了事物的联系性和变动性。佛教还说,不变随缘,随机逗教。这为佛教本土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中,扬己之长,弃己之短;取别人之长,去别人之短;改造自己也改造别人;融入别人也被别人融入;骨质不变而肉质因应需要而肥瘦,即坚守核心精神,在用上因应社会需要。佛教的核心精神,在慈悲、在智慧、在去执、在无我、在宽容、在忍让、在济世、在度生、在持戒、在禅定。

充分发挥佛教的正面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需要完善佛教的有机体,使之时刻处于比较和谐旺盛的状态。其实践形式,就是要继续不断推进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需要本土化的主要方面:佛教观念、佛教行为、佛教经验、佛教体制。“众生觉悟皆成佛,正法弘扬本在僧。”佛教“以戒为师”,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自身品质;佛教“续佛慧命,绍隆佛种”,加紧佛教人才的培养;佛教慈悲济世、利益众生,积极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做好佛法的研究与弘扬工作,将文言译成白话、外文,让佛法的智慧能够解决现实的问题;佛教服务社会发展大局,为共建和谐世界作贡献。

(二)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佛教的义理都可以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有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南朝宋文帝曾与臣下讨论佛教的社会功用,认为“若使率土之滨皆纯此化,则吾坐致太平,夫复何事?”伟人的革命家孙中山曾说:“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教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佐科学之偏。国民不可无宗教,盖教有辅政之功,政有护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并行不悖。”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的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精神瑰宝,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强大动力。和谐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力量源泉。和谐文化建设是一个继承和创新的过程,必须依靠全民参与和主动创造。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胡锦涛《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05年2月19日]将我们祖国建设成如同佛教中描绘的西方极乐世界一样庄严的社会,在世界范围内弘扬佛法更有说服力,也更有实际意义,也更有感召力。

当前,“人间佛教”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佛教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重要时期。佛教是中国信众最多、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宗教,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佛法的理念倡导在诸多方面与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都有相通的地方,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参考和借鉴。佛教的理念,将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使家庭和睦,邻里和乐,社会和谐。同时,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发挥佛教对外交流的独特作用

佛教哲学理念为佛教徒所认同,但世界上还有绝大多数人信奉其他宗教或不信仰宗教,这就需要谋求共识,力求使上述佛教核心性哲学理念成为人们的共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不同宗教、不同文明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对话,缺乏相互尊重、理解。我们要尊重彼此文化的特性和差异性,同时要加大佛教哲学理念的宣传、阐扬、交流的力度,运用中道、圆融理念,在“求同存异”的原则下,谋求一定的共识,并吸取其他宗教、其他文明的相关理念,互动互补,发展彼此认同的共识。在求得共识的基础上,积极实践,不懈努力,共同为建设美好的和谐世界而奋斗。

发挥佛教的对外联络作用,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佛教对外联络有其悠久的、良好的传统。佛陀涅槃后,阿育王为了弘扬佛法,派人到印度之外的各国,馈送佛陀舍利,宣传佛法。佛教入华后,多少中华优秀僧才,如鉴真,七次东渡。如玄奘,西行求法,被号称大乘天于印度。如法显,南下求法于斯里兰卡,著《佛国记》,为中斯交往,功勋卓著。他们是中华民族脊梁,更是佛教的柱子。在国内,僧人就有云游的传统,勤走于江湖,省际间的交流,频繁不断。现在,世界成了地球村,佛教的对内对外交往,更应继承传统、开拓创新。有了交往,就有了理解,就有了友谊,就有了互动,就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扬己之长,抑己之短,共同提高,也因此促进了社会其他各项事业的进展。这种内外交往,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可以是教内之间,可以是佛教与社会之间,可以是佛教与其他宗教之间,可以是佛教与政治、文化、艺术等等界别之间的。沟通与理解,永远是必要的,也将因此使自己更宽厚、更睿智、更强大,更具未来眼光。今天,我们在不忘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抵御渗透的情况下,特别需要加强同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等周边佛教兴旺国家的交往,为祖国的完全统一和创造和谐的周边国际环境服务。

历史上佛学的宏扬还促进了对外交流。贞观十九年,留学印度的玄奘归国,太宗立即召见,并组织了盛人的欢迎法会。玄奘在印度赢得崇高声誉,以玄奘为纽带,中印两国第一次建立了正式的友好关系。到武则天时代,更将佛教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度。她将佛教作为稳定农村人口的重要措施。如意元年(692),她收复西域,将于阗的实叉难陀请到京师,给予特殊优礼。她还在龟兹、疏勒等地建立了以汉僧为主体的大云寺。这些措施,强化了与西域的文化联系。

佛教在中国有二千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国也都具有广泛影响。越南公元7世纪开始的“佛教平民化”,韩国公元7世纪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祈福佛教”,日本公元6世纪革新运动中形成的“都市佛教”,公元8世纪形成的“山岳佛教”,公元12世纪又形成了“平民佛教”,近而又形成的“社团佛教”。在美国有现代高僧宣化上人在洛杉矶创建大型佛教寺院“美国万佛城”,在西方国家产生巨大影响;在欧洲有越南高僧一行禅师在法国梅村创立“世界禅修中心”,影响整个欧洲并波及全球。佛教对于世界各国的思想文化、社会文化乃至因佛教形成的社会风俗以及人文景观在历史上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006年4月,中国佛教协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和佛教圣地普陀山隆重举办主题为“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世界30多个国家派代表团参加盛会,取得了良好的国际效益。

佛教是国际性的宗教,其能国际化,自有其普世性原理。每个民族皆有优秀的文明,世界有世界的先进文明。他们都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为世界所接受。这如民主、自由、平等、人权。以文化的传播与佛教的弘扬为载体,有利于宣传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有利于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树立持久开展文化交流与国际合作的信念

我们要看到,和谐世界目前更多体现为人类社会的美好理念。实现这个理念,将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进程。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和谐世界理念的现实意义,这就是我们可以举起这面旗帜,更加有信心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有说服力地宣传解释中国的发展道路,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我们的外交活动。这个理念为我们确立了一个奋斗的理想和追求的目标,我们要逐步把握和发掘其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外交工作当中不断地加以实践,不断地加以完善,不断地加以发展,从而使我们不断地接近这个崇高目标。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实现和平发展的重要条件。要致力于同各国相互尊重、扩大共识、和谐相处,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坚持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致力于同各国深化合作、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推动共享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成果,促进世界普遍繁荣;致力于促进不同文明加强交流、增进了解、相互促进,倡导世界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致力于同各国加深互信、加强对话、增强合作,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全球性问题,促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地区安全稳定 。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道德规范。应该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当前世界不同国家的经济上的互相依赖越来越深,正如有些美国学者所说的,没有中国的支持,美元也许已经暴跌,美国经济即使不出现萧条,或许也已经陷入衰退。又如世界性难题南北贫富差距,是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长期处于被剥削的地位,无法分享全球经济繁荣成果直接相关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加强国际合作,采取措施促进世界经济秩序合理化,尤其是发达国家要保证发展中国家平等利用资源和分享财富的权利,帮助贫穷国家的经济发展。再如环境恶化、自然灾害、某些疾病的爆发性流行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也只有各国通力团结合作才能妥善解决。

佛教崇尚和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更可促进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达到世界和平。杰出的印度政治家尼赫鲁也曾有很深的感悟:“在这个充满冲突与风波,仇恨与暴力的世界中,佛陀的教理就象太阳一样大放光芒。在这个充斥着原子弹和氢弹的世界里,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更需要这个教理了。人类两千五百年的经历只不过是更进一步证明了这个教理的持久性与真实性。让我们记住这永恒的教理,努力按照佛陀的教法来革新我们的思想和修正我们的行为。这样,即使是处在令人恐惧的原子弹时代,我们也会镇定自如地面对它,为促成正思正行尽我们的绵薄之力。”

总之,和谐世界的提法是一个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理念,最终理应形成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体系的重要内核,使其既富有时代特征,又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既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又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代代相传。“和为贵”、“致中和“的”和合“思想正是其中最具生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合”的最高境界是就和谐,也称为“太和”。《易传》:“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这些是几千年中国社会发展的思想动力,也是今天中国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理念的思想源泉。

“和谐世界”要从理念变为现实,需要精心传播,找准与世界各国价值观的共鸣点;需要修炼内功,建设和谐社会,巩固、壮大中国这个立足点;需要搞好外交,拓展世界各国利益的结合点。

参考文献

楼宇烈〈中国近现代佛教的融和精神及其特点〉,《1991年佛学研究论文集》,台湾佛光出版社1992年版。章太炎《论佛法与宗教、哲学以及现实之关系》,《中国哲学》第八辑,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99-230页。王雷泉编选《欧阳渐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版,第3-6页。胡锦涛《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05年2月19日 《周礼·仪礼·礼记·礼运篇》,岳麓书社1991年版,第373页。朱熹《四书集注·中庸章句》,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页。张吉良《周易通读·说乾卦一》,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311页。

作者信息

文章题目:浅析发挥佛教在构建和谐世界中的积极作用作者姓名:汪祖民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寒山寺文化研究院地 址: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滨河路1701号3幢203室邮政编码:215011联系电话:0512-68092039,68417627,13771783577E-mail:geomtics85@163.com;geomatics85@qq.com

心冉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药师经原文

  • 药师经拼音

  • 药师经解释

版权所有:药师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