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卧佛,即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拉萨大昭寺)
佛教的基本教义及主要佛经简介 一、基本教义 从某种意义上,佛教教义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因果与修行的理论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实践方面、宗教方面、道德说教方面。佛教的善恶因果观与修行法门,既与其它一切宗教、道德说教有共通之处,又自有其殊胜之处。二是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理论方面、哲学方面、辩证思维方面。佛教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的理论,是建立在佛教修行(主要是禅悟)基础上的成果。当然,从具体内容上看,这两大方面是不可能截然分割开来的。 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是:缘起、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盘,以及自成一体的密宗法义等。现将佛教的基本教义简介如下。
缘起 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在《杂阿含经》中,释迦牟尼曾经给缘起下了一个这样的定义:“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在《中阿含经》中,释迦牟尼又说:&ldq
uo;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在《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中,说缘起有11个意义:(1)无作者义。(2)有因生义。(3)离有情义。(4)依他起义。(5)无动作义。(6)性无常义。(7)刹那灭义。(8)因果相续无间断义。(9)种种因果品类别义。(10)因果更互相符顺义。(11)因果决定无杂乱义。在《造塔功德经》中,有法身偈(又作诸法缘起颂)云:“诸法因缘生,我说此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在《初分说经》卷下中,有缘起偈(又作缘起法颂)云:“若法因缘生,法亦因缘灭;是生灭因缘,佛大沙门说”。此缘起之理为释迦牟尼悟道成佛之所证悟,为佛教之基本原理。佛教以缘起解释世界、生命及各种现象产生之根源,由此建立起佛教特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所谓缘起论,即阐释宇宙万法皆由因缘所生起之相状及其原由等教理之论说。缘起论是佛法的代表,是佛教与世界上其它宗教或古今任何哲学流派相区别的根本特征。缘起论系以“法印”为基础,以“十二因缘”、“四谛”、“八正道”为中心思想。所有佛教之教法均以缘起论为依准。不管是原始佛教、部派佛教还是大乘佛教,任何时代或任何地域之佛教宗派,必然以缘起论为其根本教理,反之,则不能称为佛教。随着佛教的发展,以缘起论为根本教理,逐渐发展出业感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法界缘起、六大缘起等一系列缘起论系统教说。
法印 所谓法印,即作为印证是否合乎佛法的标准。小乘佛教有三法印、四法印、五法印之说。 所谓三法印,即《杂阿含经》卷10所说:“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盘寂灭”。通常作: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 所谓四法印,即《增一阿含经》卷18所说:“一切诸行无常,一切诸行苦,一切诸行无我,涅盘永寂”。通常作: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皆苦,涅盘寂静。 所谓五法印,即《菩萨地持经》卷8在四法印外,再加上“一切法空”,则成五法印。通常作: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是苦,一切法空,涅盘寂静。 大乘佛教则以诸法实相作为法印,称一实相印。所谓诸法实相,指一切万法真实不虚之体相,或真实之理法、不变之理,此系佛陀觉悟之内容,本然之真实。佛教认为,世俗认识的一切现象均为假相,唯有摆脱世俗认识才能显示诸法常住不变之真实相状,故称实相。
四谛 四谛,又作四圣谛。谛,意为真理或实在。四谛即:(1)苦谛:指三界六道生死轮回,充满了痛苦烦恼。(2)集谛:集是集合、积聚、感招之意。集谛,指众生痛苦的根源。谓一切众生,由于贪、瞋、痴等造成种种业因,从而感招未来的生死烦恼之苦果。从根本上来说,众生痛苦的根源在于无明,即对于佛法真理、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正因为无明,众生才处于贪、瞋、痴、慢、疑、恶见等等烦恼之中,由此造下种种恶业;正因为造下种种恶业,又使得众生未来要遭受种种业报。这样反复自作自受,轮回不休。(3)灭谛:指痛苦的寂灭。灭尽三界烦恼业因以及生死轮回果报,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称为灭。(4)道谛:指通向寂灭的道路,主要指八正道。佛教认为,依照佛法去修行,就能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
八正道 八正道,即合乎正法的八种悟道成佛的途径,又称八圣道。即:(1)正见:正确的见解,离开一切断常邪见。(2)正思维:正确的思维,离开一切主观分别、颠倒妄想。(3)正语:正确的言语,也就是不妄语、不慢语、不恶语、不谤语、不绮语、不暴语,远离一切戏论。(4)正业:正确的行为活动,也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诸恶莫做,众善奉行。(5)正命:正确的生活方式,即远离一切不正当的职业和谋生方式,如赌博、卖淫、看相、占卜等。(6)正精进:正确的努力,去恶从善,勤奋修行,不懒散度日。(7)正念:正确的念法,即忆持正法,不忘佛教真理,时时以惕励自己。(8)正定:正确的禅定,即专注一境,身心寂静,远离散乱之心,以佛教智慧去观想事物的道理,获得人生的觉悟。
十二因缘 所谓十二因缘,就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个环节一环套一环,顺逆都互相缘生缘灭,故称十二因缘。具体而言:(1)无明缘行:无明,指众生对佛法真理、对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状态。正因为无知,由此产生行,即盲目的冲动,亦即意志活动。(2)行缘识:正因为有意志活动,因而产生心识,识即精神活动,指按照意志活动投生后产生最初的意识。(3)识缘名色:由于心识活动而形成精神和物质的胎质。名,指概念,精神方面;色,指色质,物质方面的形体。(4)名色缘六处:六处,又称六入,在此指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和认识器官。这时,胎质逐渐成熟,即将诞生。(5)六处缘触:触指接触,指胎儿出生后,六种感觉和认识器官与外界接触。(6)触缘受:受即感受、接受,由于身心逐渐发育,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境接触频繁,而产生相应的或苦或乐、或不苦不乐的感受。(7)受缘爱:爱指爱欲、贪爱,随着年龄的增大,在不断感受的基础上产生分别心,有了爱恶之情。(8)爱缘取:取即执着、追求,正因为有了贪爱,到了成年以后,爱欲强盛,开始对外界执着追求。(9)取缘有:这里的有,指思想、行为所产生的难以抹掉的后果,即业,分为善、恶、无记三种性质的业。由于执着,造下了种种业。(10)有缘生:正因为有了业,这种业必然产生未来的果报,使人在死后重新投胎受生,从而导致来世的再生。(11)生缘老死:有了生则必然招致老、死。这样,十二个环节辗转不断地生死轮回,互为因缘,即是十二因缘。由此可见,众生之所以有生死轮回种种痛苦烦恼,根源在于无明,即对生活真实的无知。反之,只要破除无明,就可以灭除生死轮回的痛苦而获得解脱。佛说:“无明的起源不可见,不可假定在某一点之前没有无明”;但同时,佛又说:“凡是真正见到苦的,必也见到苦的生起,必也见到苦的止息,必也见到导致苦的止息之道”。 十二因缘包含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两重因果关系,称为三世两重因果。(见下表 略)
因果业报 因果,或称因果律,为佛教教义系统中,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的基本理论。谓一切事物皆由因果法则支配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已作不失,未作不得”。若否认这种因果之理的存在,则称“拔无因果”。《地藏轮经》云:“拔无因果,断灭善根”。《中阿含经》卷14云:“不畏后世,无恶不作”。 佛教在因果问题上反对四种邪执:(1)邪因邪果,即将万物生起的原因归结为大自在天等超人格的力量。(2)无因有果,即承认现存的现象世界为果,但此果的原因是难以探究的,故否定此果的起因。(3)有因无果,即承认现存的现象世界为因,但此因的结果是难以探究的,故否定此因的结果。(4)无因无果,即否定因果二者,不承认一切因果。 佛教认为,众生的行为能引生异时之因果,善之业因必有善之果报,恶之业因必有恶之果报,此称善因善果、恶因恶果,或称善因乐果、恶因苦果。这种因果之理,俨然不乱,称为因果业报,又作因果报应、善恶业报。若从实践修行上论因果关系,则由修行之因能招感成佛之果,这称为修因得果、修因感果。又一般所谓三世因果,多系指异熟因和异熟果之因果关系而言。亦即认为现世之罪福苦乐,乃前世所造善恶诸业的果报;而今生之善恶行为,亦必将影响来生的罪福报应。《因果经》云:“欲知过去因者,见其现在果;欲知未来果者,见其现在因”。与三世因果密切相关的是三时报业,所谓三时报业,即根据善恶业因所招感异熟果的时间,分为:(1)顺现业,即现在世造业,现在世受报。(2)顺生业,即此世所造业,下一世受报。(3)顺后业,指此生所造业,在多世以后受报。《大宝积经》云:“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对因、缘、果的具体分析,佛教有六因、四缘、五果之说。六因即: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异熟因;四缘即:因缘、等无间缘(又称“次第缘”)、所缘缘、增上缘;五果即:异熟果(又称“报果”)、等流果、士用果(又称“士夫果”)、增上果、离系果(又称“解脱果”)。以上概念的具体含义在此不详细介绍。 与因缘果报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业。业,音译作羯磨,造作之义。意谓行为、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动。若与因果关系结合,则指由过去行为延续下来所形成的力量。善恶之业有生起苦乐之果的力用,称为业力。业的果报,则称业报,又称业果,即善恶业因招致的苦乐果报。业,本为印度自古流行的一个重要思想,佛教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作为佛法的重要内容。 要指出的是,佛教虽然强调因果法则是普遍的宇宙规律,但并不承认宿命论。佛教在强调业力的同时,也充分肯定心力的作用。认为心能造业,心也能转业,业力与心力是相互作用的。《优婆塞戒经·业品》云:“遇善知识,修道修善,是人能转后世重罪现世轻受”。《宗喀巴显密次第科颂》云:“业果若不定,便成无因果;业果若决定,众生不成佛。当知业可转,如二水相投:热多冷从热,冷多热从冷”。彻悟禅师云:“业由心造,业随心转”。
三界六道 三界六道是佛教业报轮回说的主要内容。佛教认为,众生由惑业之因(贪、瞋、痴等)而招感三界六道之生死轮回的果报,如车轮之回转,永无尽止,故称轮回,或生死轮回、轮回转生。 三界,指众生所居住的三种世界,或者说三类生存形态,即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指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睡眠欲等多种欲望的众生所居之世界,其间男女参杂而居、多诸染欲,故称欲界。欲界众生的苦乐相差很大,包括: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六欲天(即欲界六天)。因欲界为六道众生杂居之地,故又称杂居地。 色界,指远离欲界淫、食之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的众生所居之世界。这里的色,指色质,亦即物质。此界在欲界之上,没有欲染,无男女之别,其众生皆由化生,以光明为食物及语言。其身体及物质环境皆清净美妙。此界依禅定之深浅粗妙而分为四级,即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其中,初禅、二禅、三禅各有三天,第四禅有九天,共十八天,称色界十八天。 无色界,指超越物质(色)之世界。此界唯有受、想、行、识四种精神现象而没有物质现象(色)。此界众生无身体,亦无物质环境,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中,故称无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分为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称为无色界四天。 欲界、色界、无色界之果报虽有优劣、苦乐等差别,但都属于生死轮回之迷界,故为圣者所厌弃。 六道,又称六趣,指众生以自己所作的行为(业)而趣向来生的六种生存形态或生存世界,亦即众生生死轮回的六种去处,分别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其中,天道、人道、阿修罗道被称作三善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被称作三恶道。除了天道分为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以外,其余五道皆属于欲界。六道与三界的概念是互相重合的,通常称三界六道。 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又作三十七菩提分,指为追求智慧、获得觉悟而进入涅盘境界的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和途径。三十七道品分为七科,即: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七个方面。 四念住,又作四念处,指四种以智观境的方法,即:(1)身念处,观身不净,观此色身皆是不净,破除净想的颠倒。(2)受念处,观受是苦,观一切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悉皆是苦,破除乐想的颠倒。苦受是苦苦,乐受是坏苦,不苦不乐受是行苦。(3)心念处,观心无常,观此识心念念生灭,更无常住,破除常想的颠倒。(4)法念处,观法无我,观诸法皆因缘所生,空无自性,破除我想的颠倒。 四正勤,又作四正断,指四种正确的修行努力,即:(1)已生恶令其断灭。(2)未生恶令其不生。(3)未生善令其生起。(4)已生善令其增长。 四神足,又作四如意足,指四种可以得到神通如意的定,即:(1)欲神足,由希慕、意欲发起的定力,可得神通变化如意自在。(2)勤神足,又作精进神足,由精进修行发起的定力,可得神通变化如意自在。(3)心神足,又作念神足,由心念发起的定力,可得神通变化如意自在。(4)观神足,又作思维神足,由观想、思维发起的定力,可得神通变化如意自在。 五根,又作五无漏根,指五种能生起、增上一切善法的根本,即:(1)信根,笃信正道及助道善法。(2)精进根,于正法修行,精勤不断。(3)念根,于正法忆持不忘。(4)定根,修习禅定,心不散乱。(5)慧根,对于诸法观照明了。 五力,指由五根增长所产生的力用,即:(1)信力,信根增长,能破除疑惑。(2)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除懈怠。(3)念力,念根增长,能破除邪念。(4)定力,定根增长,能破除昏沉散乱。(5)慧力,慧根增长,能破除烦恼及三界见思之惑。 七觉支,又作七觉分,指达到觉悟的七种次第或七种智慧,即:(1)择法觉支,以智慧辨别、选择所修之法的真伪、正邪。(2)精进觉支,勇猛精勤地修习正法,无有间杂。(3)喜觉支,契悟正法,心得欢喜。(4)轻安觉支,又作除觉支,断除诸见烦恼,得身心轻安愉快。(5)念觉支,思维、忆持所修之正法。(6)定觉支,摄心不散而入定境。(7)舍觉支,能舍离所见念着之境,心无挂碍。 八正道,又作八圣道,指通向涅盘解脱的八种正确途径。具体内容见前面所介绍。 涅盘 涅盘,意译作灭、寂灭、灭度等,是佛教修行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一般指破除烦恼、无明后所证得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不生不灭、超越生死、永恒安乐的境界。此外,出现于此世为人的佛(特指释迦牟尼),其肉体之死,称涅盘(寂灭)、般涅盘(圆寂)。后来,也将佛教高僧大德的死亡,称作涅盘、般涅盘。 小乘佛教将涅盘分为有余依涅盘和无余依涅盘,或略称有余涅盘和无余涅盘。前者虽断烦恼,但肉体(残余之依身)仍然存在;后者是灰身灭智之状态,肉体(残余之依身)已灭,生死之因已尽,众苦永寂。 大乘唯识学派则将涅盘分为本来自性清净涅盘、有余依涅盘、无余依涅盘、无住处涅盘四种。本来自性清净涅盘,指一切事物的本来相即是真如寂灭之理体,亦即真如、实相;无住处涅盘,或略称无住涅盘,指依于智慧,破除无明,远离烦恼、所知二障,不滞生死之迷界,又因大悲救度众生而不滞于涅盘之境地,即所谓不住生死,亦不住涅盘。 北本《涅盘经》卷22称,涅盘具足常、乐、我、净,谓之涅盘四德。涅盘境界为永远不变之觉悟,谓之常;涅盘境界无苦而安乐,谓之乐;涅盘境界自由自在、毫无束缚,谓之我;涅盘境界无烦恼之染污,谓之净。南本《涅盘经》卷3称,涅盘具足常、恒、安、清净、不老、不死、无垢、快乐,谓之涅盘八味。以涅盘八味配涅盘四德,则常、恒为常,安、快乐为乐,不老、不死为我,清净、无垢为净。 总之,涅盘是一种超越生死轮回之迷界而获得觉悟、解脱的绝对境界,它虽然是修因感果而得,但不是由因缘和合而成,因而是唯一不变的、永恒的。这种境界是佛教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一种不可言说、不可思议的超越人天福报的终极存在状态。而且,涅盘境界并不是只有死后才能达到。只要证得这种境界,生与死的分别对证道者而言已经失去了意义,不管是在生还是死后,他都将永远处于没有烦恼、没有迷惑的大自由、大自在中。
密宗法义 在佛教教义中,密宗的教义系统具有其显着的独特性。密宗认为,佛教其它诸宗的教义,是作为应化佛的释迦牟尼对娑婆世界的众生所作的教化,是显教;惟有密宗的教义,是作为法身佛的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在法界心殿对金刚萨埵等从心流出自内证之内眷属,宣说佛自内证之境界,深妙奥秘之秘密法门,是大日如来的真言教法。密法于释迦牟尼入灭后之八百年,由龙树菩萨开南天铁塔,亲从金刚萨埵受之而流传于世。 密宗的两部根本经典是《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以《金刚顶经》为根本经典,依此书所画之曼荼罗,称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经》为根本经典,依此书所画之曼荼罗,称胎藏界曼荼罗。金刚界和胎藏界,为密宗的根本二部。密宗认为,宇宙中的一切皆为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所显现。金刚,喻如来之秘密智慧;如来内证之智德,诸佛所成就的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成所作智等智慧,其体坚固,能摧破一切烦恼而不为一切烦恼所破,犹如金刚之坚固,故称金刚界。胎藏,有隐覆、含藏二义;如来之清净理性(即始终不变之本具理体,本来存在之永恒悟性),存在于一切之内,由大悲哺育,犹如胎儿在母胎之内,或谓如来的理法身具足一切功德,然隐藏在烦恼中而不显现,故称胎藏界,又称大悲胎藏界。 密宗的基本思想是《大日经》中所说:“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其大意是指,首先要发起立志成佛的菩提心,这是成佛的种因;其次要有救度众生的大悲心,这是增长各种菩提功德的根本之所在;再者,为证得菩提,救度众生,可以运用一切方便法门,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不拘泥于某些戒律。 密宗法义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成“六大体大”、“四曼相大”、“三密用大”等。 所谓“六大体大”,指地、水、火、风、空、识六大乃诸法之体性,为构成有情无情一切世间万法之要素。其中,前五大为色法,后一大为心法。地大,指一切坚性的东西;水大,指一切湿性的东西;火大,指一切暖性的东西;风大,指一切动性的东西;空大,指一切无碍之物;识大,指一切诸法的了别特性。密宗认为,有情识的生物有心,叫有情有心;无情识的草木金石也有心,只不过草木金石之心犹如静水无波,或如同动物冬眠冰冻了而已,叫非情有心,例如花木向阳盛开,即是花木有心而向阳。地、水、火、风、空、识六大遍满一切法界,虽一尘一毛亦必具有六大,无一不为六大所造。换言之,地、水、火、风、空、识六大互具其它,互遍无碍,即六大无碍之义。 所谓“四曼相大”,即四种曼荼罗周遍于万法,摄尽万法之相状。曼荼罗,意译坛、坛场、轮圆具足、聚集,有轮圆具足、极味无比、养育佛种、聚集圣众之义。密宗用来形容菩提境地万德圆满之佛果。密宗行者在修法时,将曼荼罗作为观想的对象,然后将自己置身其中,将“我”与“佛”变为一体,以达到即身成佛的境界。在此,曼荼罗也是密宗修行的坛场、道场。所谓四种曼荼罗,即:(1)大曼荼罗,指诸尊相好具足之身;是表示宇宙全体的形相,是万事万物的普遍之相,相当于大日如来的相好具足身。(2)三昧耶曼荼罗,指诸尊所持刀剑、轮宝、金刚、莲花等表示本誓的标帜;相当于大日如来的意密。(3)法曼荼罗,指诸尊之种子及真言;相当于大日如来的语密。(4)羯磨曼荼罗,指诸尊之威仪事业;相当于大日如来的身密。 所谓“三密用大”,指身、语、意三密之作用周遍于法界,赅遍宇宙万有。密宗认为,佛之三密不可思议,一切形色为佛之身密,一切音声为佛之语密,一切观想意念为佛之意密。众生身结印契(身密)、口诵真言(语密)、意观本尊(意密),则称众生之三密。佛之三密加护、摄持于众生之三密,称为三密加持。佛之三密与众生之三密相应融合,称为三密相应(三密瑜伽)。若修行者能与本尊三密相应(三密瑜伽),达到与本尊一体化,则可以即身成佛。 由于密宗的修法颇为神秘而复杂,有结印、持咒、观想、结坛、供养本尊,修气、脉、明点,以至乐空双运等,密宗的本尊也多为忿怒诸尊,形象狰狞凶恶,有的双身赤裸拥抱,且多以骷髅、毒蛇、人首、尸体等为装饰,世人对此颇多误解。因此,密宗非常重视师徒亲传,强调密宗不可滥学。藏密在归依三宝之上,更置归依上师(喇嘛)一项,共为四归依。
二、主要佛经俗话说,佛学浩如烟海。二千五百多年以来,三藏十二部各种显密经典可谓汗牛充栋,不胜枚举。在此,仅结合作者个人的见解,于三藏中的经藏部分,选择显密二十三部重要佛经简介如下。 阿含经 阿含,意为传承的教说或集结教说的经典,是原始佛教的基本经典。学术界一般认为其基本内容在第一次结集时已经被确定,约公元前一世纪时写成文字,为早期佛经的汇集。阿含经由众多小经组成,论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生死轮回、善恶报应、营生处世、伦理准则、王法政道及佛陀与其弟子之言行等。亦含有布施、忍辱、济度众生等内容。北传汉译分为《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四部。
四十二章经 相传为第一部汉译佛经。后汉迦叶摩腾和竺法兰译。1卷。译于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包括四十二篇短小经文。说善恶因果、人生苦恼、离欲绝爱、布施、持戒、禅定、四沙门果等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为佛教入门之书。该经言简意赅,流传较广。
法句经 古印度法救撰,三国时吴国竺将炎和支谦译。2卷。法句,意为真理的语言。该经系采取散见于早期佛经中的偈颂而分类编成。内容广泛涉及佛教教义的各方面,深入浅出,富于哲理。在古印度被作为初学佛法的入门读物。为南传佛教徒的必读书。
华严经 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即总说一心法界之体用,广大而无边;佛,即证入大方广无尽法界者;华严,即以莲花庄严、严饰之意,喻佛果之万德圆满。此经为华严宗所依的根本经典,有三个汉译本:(1)东晋佛陀跋陀罗译本,60卷,称“六十华严”或“旧译华严”;(2)唐实叉难陀译本,80卷,称“八十华严”或“新译华严”;(3)唐般若译本,40卷,称“四十华严”,全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简称《普贤行愿品》或《入法界品》。 三种译本中,以新译华严流传最广。此经以九会说法组合而成,称释迦牟尼初成佛后,在菩提场、普光明殿、帝释天宫、夜摩天宫、兜率天宫、他化自在天宫等处说法,入三昧,显现神变,于海印定中显现佛果地无量无碍、庄严无比的境界。说菩萨以菩提心为因而修行,顿入佛地的因果,显示心性含摄无量、缘起无尽等相涉相入、无碍无尽的境界,被大乘佛教推为经中的圆满顿教,有“经中之王”之称。 又,《普贤行愿品》原为“四十华严”的标题,后专指其中的最后一卷。说菩萨所修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等十大行愿,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归宿,传诵甚广。
金刚经 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称《金刚般若经》或《金刚经》。后秦鸠摩罗什译。1卷。该经称佛对须菩提说诸法无相,菩萨应以无所住心,修布施等六度及一切善法,发愿度尽一切众生,并极言持诵解说此经的功德。在北传佛教界流传甚广,被禅宗奉为根本经典。有多种异译本。
心经 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称《般若心经》或《心经》。唐玄奘译。1卷,共260字。“心”,喻核心、精要。《心经》被认为是般若经典的提要与精华。该经称观自在菩萨为舍利子(舍利弗)说五蕴皆空,观诸法实相,以无所得而证无上菩提。此经言简意赅,在佛教界广为传诵。有多种异译本。
阿弥陀经 亦称《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小无量寿经》、《小经》。后秦鸠摩罗什译。1卷。该经称佛向舍利弗等说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执持阿弥陀佛名号一心不乱,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此经在北传佛教界流传甚广,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一起,为净土宗三经之一。有多种异译本。
无量寿经 亦称《大无量寿经》、《大经》。三国时魏国康僧铠译。2卷。该经称佛向阿难等说阿弥陀佛在过去世为法藏比丘时,曾发四十八愿,愿成就极乐净土以接引念佛众生往生。经中还描述了极乐净土的清净庄严及往生条件、往生品级等。流传颇广,异译本甚多。近代夏莲居会集五种译本,合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观无量寿经 亦称《观无量寿佛经》、《十六观经》、《观经》等。南朝时宋国畺良耶舍译。1卷。该经称佛为韦提希等说修三福、十六种观想而求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的法门。流传颇广。
法华经 全称《妙法莲华经》。后秦鸠摩罗什译。7卷。为大乘佛教要典之一,为古来流传最广之经。妙法,意为所说之法微妙无上;莲华,比喻经典之洁净完美。该经称佛自说其出世说法的本怀在于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说三乘终归于一佛乘,一切众生凡于佛法结缘者皆可成佛,佛常住不灭,观世音等菩萨有利益济度众生的功德等。该经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说观世音菩萨示现三十二种身济度众生,寻声救苦,无感不应,持诵者甚为广泛。
维摩诘经全称《维摩诘所说经》,略称《维摩诘经》或《维摩经》,又名《净名经》。后秦鸠摩罗什译。3卷。该经称维摩诘(意译净名)是佛在世时毗舍离城通达大乘菩萨道的一名富有居士,经中通过维摩诘与文殊师利等人的问答、议论,贬斥小乘,弘扬大乘入世而出世的菩萨精神,阐述了维摩诘所证的不可思议解脱法门,树立了一个在家菩萨的典型。为禅宗常用经典之一。有多种异译本。
大般若经 全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唐玄奘译。600卷。般若波罗蜜多,意即“通过智慧到达彼岸”。为大乘般若系经典之集大成者,为大藏经中最大部之经典,约占全部经藏的三分之一,占般若系经典的四分之三。 该经旨在说明世俗认识及其面对之一切对象,均属因缘和合,假而不实,唯有通过“般若”对世俗真相之认识,才能把握绝对真理,达于觉悟解脱之境。该经宣说以无所得为方便,以大悲为本,修行菩萨六度、十二禅、三十七道品等普度众生、庄严国土的大乘思想,并以般若一法通贯三乘道乃至密乘道。
解深密经 唐玄奘译。5卷。为法相唯识宗所依之根本经典。该经论述了真如、八识、三自性、禅观、菩萨道六度及修行阶位、佛果境界等大乘深奥义理。有多种异译本。
楞严经 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略称《大佛顶首楞严经》、《大佛顶经》、《楞严经》等。唐般剌蜜帝译。10卷。首楞严,为佛所得三昧之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皆言其境界之高深广大。该经称佛因阿难被淫女幻术所摄一事而说,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为宗,开示首楞严三昧的义理与修习方法,涉及世界众生的形成、诸趣因缘、菩萨行位、定中魔事等问题。此经是一部开示修禅、二十五圆通、五蕴魔事等禅法要义的经典,是一部从圆顿禅角度概述大乘心要的经典。宋代以来流传颇广,尤受禅宗、净土宗的重视。
楞伽经 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南朝时宋国求那跋陀罗译。4卷。楞伽为山名,据传在斯里兰卡;阿跋多罗为入;经题意即“佛陀入楞伽山所说的宝经”。经中说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四种禅等大乘理论,以如来藏统一空有,宣说万法唯心。该经结合如来藏思想与唯识阿赖耶思想,系代表印度后期大乘佛教思想之经典。为法相宗所依六经之一,也是禅宗的重要经典,为早期禅宗用来印心的经典。
圆觉经 全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称《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或《圆觉经》。唐佛陀多罗译。1卷。该经称佛为文殊、弥勒等菩萨说众生本来成佛、圆觉清净,破除迷妄便得开悟。为禅宗常用经典之一。
大般涅盘经 又做《大涅盘经》、《涅盘经》。北凉昙无谶译。40卷。该经称释迦牟尼临涅盘前,宣说如来常住,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成佛等教义,对大乘义理进行了总结性的阐述。流传颇广。
大宝积经 又作《宝积经》。唐菩提流志等译。120卷。分49会(部),系纂辑有关菩萨修行法及授记成佛等之诸经而成。有多种异译本。宝积,即积聚法宝之意。全经内容泛论大乘佛教之各种主要法门。每一会相当于一部经,亦各有其独立之主题。其中,第四十三会《普明菩萨会》是《大宝积经》中最为原始的部分,狭义的《宝积经》即指这一会。又如,第四十六会《文殊说般若会》,即是《文殊般若经》的异译本,第四十八会《胜鬘夫人会》,即是《胜鬘经》的异译本,等等。虽然全经的每一会各有特色,但就整体而言,则缺乏一贯之系统。
地藏菩萨本愿经 略称《地藏本愿经》。唐实叉难陀译。2卷。该经称佛于忉利天宫为母摩耶夫人说法,说地藏菩萨宿世弘誓因缘,以佛灭后众生付托地藏菩萨救度,赞叹礼拜称念地藏菩萨的本愿功德,并广说地狱苦况、善恶业果,强调读诵此经可获不可思议之利益,消灭无量之罪业。此经在中国佛教界传诵较广。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略称《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药师本愿功德经》、《药师本愿经》、《药师经》等。唐玄奘译。1卷。该经说东方药师佛因地发十二大愿救拔众生疾苦,摄引众生往生净土,以说明现世利益与净土往生之思想为其特征,并具有密教性质。有多种异译本。
大日经 全称《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亦称《毗卢遮那成佛经》、《大毗卢遮那经》、《大日经》等。唐善无畏与一行合译。7卷。该经称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在金刚法界宫宣说真言秘密法门,开示众生本有净菩提心的本觉曼荼罗,以“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三句为中心,说三密相应,修有
相、无相二种瑜伽,悟入净菩提心之道。为密宗胎藏界法的主经。
金刚顶经 全称《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亦称《金刚顶瑜伽真实大教王经》、《大教王经》、《摄大乘现证经》、《真实摄经》、《金刚顶经》等。唐不空译。3卷。所谓“金刚顶”,即诸经中最高之意。该经阐述秘密曼荼罗的义理和修持仪轨,开示密宗行者怎样通过禅定(瑜伽)修行达到转识成智的目的。为密宗金刚界法的主经。
苏悉地经 亦称《苏悉地羯罗经》、《妙成就作业经》、《苏悉地经》等。唐输波迦罗译。3卷。“苏悉地”,意译作妙成就。该经讲五部真言,持咒的处所、友伴、戒行及燃灯献食供养、作法等方法仪式。该经系以阐释金刚、胎藏“两部不二”为旨趣之经,与《大日经》、《金刚顶经》同为密宗三部大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