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世俗人第一次给“空”下定义时,就把它看成“什么也没有”。就连以后因“空”而衍生出来的和“空”有关的词,都因袭了这层含义,如空间、空旷、空空如也,等等。由于我们对“空”有了一个既定的认识,所以,当我们看到佛教的“空”时,就理所当然地认为佛教“万法皆空”这一观点否定了客观世界的存在。于是,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就开始了对佛教的批判。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佛教的“空”不是我们理解的那种含义。相反,佛教不仅坚定地肯定了客观世界的存在,而且还探讨了这纷繁复杂、林林总总的现象背后不为世人所知的真实。
佛教和我们一样,也认为事物是由条件构成的。他们称这些条件为地、水、火、风。而称“条件构成”为“因缘和合”。由于一切事物都是条件构成的,因此,条件在,事物就存在:条件不在,哪怕是仅仅缺失一个条件,这个事物也不存在。这个事实说明由条件构成的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我们世俗人也承认这个事实。但是,佛教比我们走得更远。
佛教认为由于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包括宇宙和人自身),所以,万物皆空。我们来解释一下这观点:由于一切事物都是由条件构成的,或者说,一切事物都是因条件而存在的,因此,可以肯定,这些事物自身不是自身存在的根据,也就是说事物自身不能决定自身的存在与否。佛家便把事物自身不是自身存在根据的理论概括为万物“无自性”或“自性空”。这就是佛教所讲“空”的真正含义。事实也确是如此。宇宙的“生命”虽然长久得不可预测,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它有生,必然也有灭。宇宙间的事物虽然千差万别,但是从“自性空”上说,万物又都是相同的。我们说佛家的这一理论揭示了宇宙真理并不过分。
我们并非不明白、不懂得、不承认这个理论,只是一遇到涉及物质利益、特别是切身利益问题时,便忘掉了这个千真万确的宇宙间唯一的真理。那些坑国害民的“大人物”和“小人物”们,都认为他们,甚至他们的子孙后代可以永恒存在,因此,才不惜一切手段聚敛钱财,以便为他们永恒的生命服务。
佛教“性空”的理论对当今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呢?笔者认为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首先,如果真正地明白人是“自性空”的,那么,我们就不会为了自己的生命去伤害他人,以及其他生灵的生命,更不会为了人类的暂时利益去破坏承载着人类生命的自然环境。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提出了两个具有超时空意义的主张,一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二是“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矣:斧斤以时入山林,材不可胜用矣”。前者是当今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内容,而后者则是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做到的。遗憾的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自以为文明的人们,却道德沦丧、金钱至上,为了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毫无顾忌地掠夺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致使地球上自然灾害逐年加剧。这是人类贪得无厌的果报。
其次,倘若我们真正明白“诸法性空”的道理,那些经不住灯红酒绿、金钱美女、荣华富贵引诱的人们,那些奈不住穷困境遇考验的人们,便会冷静地面对眼前的一切,于是也就不会迈向万劫不复的覆灭的深渊。
除此而外,还有一个甚深的理论上的意义。佛家所讲的“空”当然不是世俗人认为的“什么也没有”的“无”,但是,也不是老子所讲的“大道”。首先,因为世人所说的“无”即“什么也没有”是相对于具体的“有”讲的。正如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所讲的那样:“言龟无毛,言犬也,非言龟也:言兔无角,言麋也,非言兔也。”这是说,我们说龟无毛,是相对于有毛的犬讲的,并非只就龟一物而言:说兔无角,是相对于有角的鹿讲的,并非只就兔一物而说。有比较,才有鉴别。这是世俗人区别事物的方法。因此,世人所说的“有”和“无”是相比较的结果。
其次,老子的“大道”有两个特点:
一、“大道”虽无形象,也就是说,“大道”虽不能为人感官所感知,但它却是一个真实的客观存在。因此,老子才把“大道”称之为“无”。
二、老子认为这个无形无象、不能为人感知的“大道”却是天地万物之源。用老子话说,就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所谓“有”即指构成有形有象具体事物的最初的质料。所谓“天下万物”即“种类相产”的最初的“种”与“类”。所谓“无”可以作这样的解释:这些最初的“种”与“类”是从母体“大道”,即“无”中生来的。那么万物从母体中生出来的原因或动力是什么呢?古人认为是“自生”。“自生”即“自然而生”,非是他物有意使之而生,也非此物自身有意使自己生。这个“自生”就相当于佛教讲的“湿生”和“化生”,而后来的“种类相产”就是“卵生”和“胎生”。不管是“湿生”、“化生”,还是“卵生”、“胎生”,老子的“大道”是天地万物之源。
但是,佛教的“空”与前二者皆不同。首先,“空”没有“本源”的含义,它只是说明万物皆无自性。因此,万物是相同的。其次,佛教的“空”不著世俗的“有”、“无”两边。它既不在“有”,也不在“无”:然而又不离“有”,又不离“无”;它超然于二者之上,但又与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空”与有、无的这种关系,在认知论上来说远远超出了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这也是佛教难以理解的方面。正是这种难以理解才显现出佛教在理论上的高明。不仅如此,佛教在亲自证明的问题上,也超了感官的体验,这两点恰恰就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编辑:小月
版权所有:药师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