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网

佛教的社会责任

发布时间:2019-10-12 09:51:22作者:药师经全文网

佛教的社会责任

由发心中去承担责任

经常对信徒们说要;发心,但是很少要求他们承担起;责任,更忽略责任之重要性。所谓发心容易持久难,应该把发心所做之一切,看作是自己理所当然之事,就能作为个人需要承担之一种责任。

比如说船只遇到海难的时候,船就要沉没了,船上的人开始逃生,但是最后一个离开船只的必定是船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维护船上人员生命的安全,就是他的责任。所以当船长的人,甚至要与其所负责的船只共存亡。为什么呢?因为这也是他的责任。

平常认为发心是一种义务,于是开心就发心,不开心就不发心,这是一种流弊;现在,要在;发心后面加上两个字;责任,因为发心就蕴含着责任。

;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家务也好,事业也好,都是我们的责任,所以,弘法利生是理所当然应该负担的责任。什么叫做责任?有以下

三个定义:

(一)责任是利他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佛弟子的责任是利他的行为,是勇者的担当,好比船长重视其责任更甚于生命一样。

(二)责任是本分

佛弟子应该为佛教、为社会、为众生负担责任。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佛弟子,理应学习佛陀之言行、行菩萨道。佛教的存亡继绝,就是佛弟子的责任。

(三)责任是义务

\

负责任的人,都是能者;不负责任的人,不管他学问多好,都是庸才。守卫看门,也有其责任。负责任不是你愿意或是不愿意,而是做人的义务。父母生儿育女,养之教之,因为这是父母的责任。有些父母把恩爱给儿女,并不希望儿女回报,因为他把教养儿女的责任看作是义务,尽了义务才会心安。

佛弟子的社会责任

佛弟子要尽义务来承担起责任。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各有其应尽的责任。也唯有尽了责任之后,才有做人的意义与价值,才能建立人格,维持人性的尊严。

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否和谐,全在乎于组织世界最基层的人们,是否能够负起做人的责任而定。所以身为佛弟子,不但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家庭、社会、国家,甚至全世界、全人类负责。而身为出家人,除了负起做人的责任外,还要负起出家人应有的责任,可谓任重道远。现分述

如下:

(一)对个人之责任——严持五戒、提升自己

人是万物之灵,头脑灵活,思想敏捷,而且有进取的雄心,有学习的精神。所以人应该珍惜自己,爱护自己,切勿浪费此生。戒有多种,但无论出家、在家的佛弟子,密乘、大乘或小乘的修行人,皆以五戒为根本,可见五戒对修行学佛人的重要性。

五戒,即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不杀生:是仁慈爱物,不杀害任何有生命的动物。当知有命尽贪生,不分人与畜;我们爱护自己生命,岂可以任意杀害其它生命!最令人痛心疾首的,是有人利用宗教名义,强逼无知教徒残杀异己的同胞,使自己失去做人的资格。

不偷盗:即是重义轻利,不贪非份之财,不谋非份之利,不利用职位令人馈赠,做到正其谊而不谋其利、明其道而不计其功,以建立完美人格。可惜在此物质极端文明的世纪,人每为满足自己的私欲与占有,不惜欺骗奸诈,致使社会祸患日益增、罪恶日益盛。

不邪淫:即是尚节守礼,亦能尊重他人名节。洁身自爱,不邪思,不乱伦。可惜目前社会,色情泛滥,非礼、强奸、乱伦邪行,时有所闻;未婚妈妈,无父孤儿,举目皆然。此皆因人心不正、邪淫堕落所致。

不妄语:即是据理实说,不歪曲事实,不花言巧语,不挑拨离间,不恶口谩骂,不妒害谗谤,以维护彼此权益,以保持人格尊严。可惜世人每因利欲熏心,口出狂言,或妄言虚夸,或挑拨离间,破坏人际正常关系,障碍社会正常发展,制造人间纠纷,增加社会不安。

不饮酒:即是提高理智,不吸食麻醉刺激的毒品,保持头脑清醒,维持正常作业,不致醉酒闯祸,导致身败名裂;不致借酒行凶,奸淫邪盗;不致醉酒驾驶,导致意外;不致损害健康,丧身失命。

综上可知,杀、盗、淫、妄、酒,都是罪恶的媒介;五戒直接可以规范每个人的身心,改善自己,提升自己。佛弟子推广五戒,间接可以杜绝社会罪恶,净化人间。

(二)对家庭之责任——行八正道、自利利他

家庭,是人生责任的开始,亦是组织社会的骨干。社会是否健康,全视乎组织社会的骨干是否健全而定。所以夫妇,是人伦的开始,应彼此互相尊重、互相信赖,甘苦与共,分担家庭责任,专心教育子女,以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职责。现代人随着观念之改变,年轻人喜欢过二人世界,既不愿照顾父母,也不愿意培育下一代。人毕竟是自私的,曾几何时,亲如夫妇,每因意见争执,或因利害冲突,翻面无情,导致婚姻触礁、家庭破碎、子女前途被毁弃、社会秩序被破坏。

目前世界各地,单亲家庭愈来愈多,问题儿童大量生产,此皆因人太自私,不肯负责任之过。当知家庭是否和谐,夫妇双方都有责任,必须互爱互助,和衷共济。特别是在家佛弟子,更要负起佛化家庭的责任,以佛教的八正道作为家庭共同遵守的德目,使自己与家人,都见解正确(正见),思想纯正(正思维),言行合理(正语),从事正当职业(正业),争取合理利润,过正常合理的生活(正命),时刻提起正念,净化身心(正念),修习禅定,集中精力(正定),同时以八正道来培养下一代的德性,思想纯正,行为端正,无不良嗜好。所以佛弟子学习八正道,自行化他,不但是对家庭负责,同时对社会亦有贡献。

(三)对社会之责任——实行布施、福利群众

社会是大家庭,人类是社会之一份子;唯有社会安定繁荣,我们才有幸福可言。否则,社会动乱不安,人必忧心彷徨。所以身为社会一份子的我们,绝对有责任安定社会、造福社会以及服务社会。我们诚应以感恩图报之心,来回馈社会。

特别是佛弟子,更要尽个人的智能与力量来安定社会、服务群众。不管是慈善福利,或是文化教育事业,皆应参与,贡献自己一份力量;或弘扬佛法,给予市民提供精神食粮。佛弟子应以;不为一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而自勉,为净化人心、安定社会的职责而努力!

(四)对世界之责任——推广慈悲、促进和平

不少人欠缺慈悲,不肯互相包容、尊重,反而互相侵犯,人为的灾害层出不穷,所造成的伤害未能引起人间的同情与警惕,反而刺激野心家发明先进之武器;人间失去温暖与和谐,社会失去关怀与照顾。基于人心的贪瞋,造成种种灾害的祸患,使人的四周充满危机,使人的生命财产毫无保障;由于共业所感,水灾、火灾、风灾、交通意外、地震伤亡,以及人为杀害,频繁降临人间,真是多灾多难!

在佛教观点:;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则;正本清源,就应该提倡慈悲,扩展人的爱心,转移人的贪瞋痴,成为不贪、不瞋、不痴的善根。则善因善果,自可化解天地戾气,达至心灵上之和谐,社会间之和平!

何谓慈悲?慈悲,是人性的挚爱;慈悲,是人类至极的和谐。《法华经》说:;如来室者,一切众生大慈悲心是。至于慈悲的内容,不外是拔苦与乐。故《大智度论》云:;大慈予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凡能互爱互助,解除对方痛苦,给予对方快乐,就是慈悲。

\

(五)对佛教之责任——弘扬佛法、续佛慧命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同样,;佛教兴衰,四众有责。身为佛弟子,除了研究佛法、如法修持外,还要负起弘扬佛法,续佛慧命的职责。但弘扬佛法的先决条件,必须理解佛法,正知正见。

先多闻佛法,思惟理解佛法,进而修学佛法,行菩萨道。弘扬佛法,以多闻为先,以法供养为最。不求多闻而弘法,难免曲解佛经,自误误人。但求多闻,不肯弘法,则有失佛弟子之职责。能勤求多闻,深入理解佛教经典,进而如法修行,在解行并进中弘扬佛法、续佛慧命,以尽佛弟子对佛教应尽之责任。

心存慈悲,处世做事能情理兼顾,一定达致和谐效果。若内心充满仇恨敌对,必令人生舞台如战场,悲剧会不断上演。如果人皆学佛陀的慈悲,以理智领导情感,以情感辅助理智;当理智偏低,情感冲动时,运用智能克制自己;当理智偏高,冷酷无情时,运用慈悲激发爱心,爱人如己;使理智与情感平衡发展,智能与慈悲统一而又融和,自然消解因人心贪瞋痴所造成的世界危机,使人与人之间化敌为友,和谐共处。国与国之间,能互相尊重,就能和平共存,达致世界和谐。

所以关怀社会,推展福利,救灾济贫,是慈悲;关怀别人生活,给予金钱援助、物质救济,解除他人生活困苦,使人生活安定,是慈悲;关怀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维持社会治安,使人安居乐业,也是慈悲。若能弘扬佛法,使人知因识果,止恶向善,增长智能,拔人苦恼,更是慈悲。

若能更进一步,运用无缘大慈,兴同体大悲,不分冤亲,不分种族,不分国籍,不分人畜,平等拔苦与乐,不但拔人生活困苦,还拔除人烦恼生死痛苦。无论是为了个人的幸福、家庭的和谐,还是为世界和平,都应实践佛教的慈悲心,给人间带来温暖,给全世界人类带来和平。这是我们佛弟子的职责,也是我们对世界人类应负的责任,也是佛教对社会所尽的责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药师经原文

  • 药师经拼音

  • 药师经解释

版权所有:药师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