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网

佛教的精神与特色(第四章)4

发布时间:2019-10-13 09:44:31作者:药师经全文网

  佛教的精神与特色(第四章)4

\

  林世敏居士著  第三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是用来解释人为什么会在生死苦海中打转、轮回的道理。  这十二种包括:
  ┌一、过去因——(一)无明(二)行
  │ ┌果——(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
  三世流转┼二、现在┤
  │ └因——(八)爱(九)取(十)有
  └三、未来果——(十一)生(十二)老死
  用浅近的白话解释是这样的:一个人由于过去世的无知愚蠹、不明善恶、是非(无明);结果做了许多的坏事(行);有了恶因这一世就投胎受生(识);在胎中身心慢慢地发育(名色);到快出母胎时,眼、耳、鼻等六根都具足了(六入);出世以后,就跟外界有所接触,眼会看、耳会听、鼻会闻等(触),到六、七岁对外界的苦乐能有所感受(受),到十四五岁就对一切美好事物起了贪爱之心(爱),有了贪爱之心就想去追求(取);盲目追求就为自己又种下了来世的恶因(有);有了恶因以后,就又要在来世投胎受生(生),有了生就会再有衰老、死亡的现象(老死)。  十二因缘看来是从无明—老死,依次类推的,但它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环形的锁链。
  生命就是这样始而终,终而复始,流转、轮回不停的。像:..........:鸡...蛋...鸡...蛋...鸡...蛋...鸡...蛋................
  那么,十二因缘的道理,给予我们什么启示呢?
  众生的衰老、死亡就是因为我们有‘生’,有生才会有死。而我们所以会投胎到人间来,这是因为我们以往的无知和愚蠢,不明是非,胡乱作恶所致。因此我们这一世要努力行善,断绝一切恶因,免得以后又要受轮回苦报。
  十二因缘告诉我们生死的原因,提醒我们要进一步去研究如何了脱生死的威胁;否则醉生梦死,苦难永无休止之日。
  本来十二因缘,从哲学上讲,是有它的理论体系的,即:由形而上学的‘无明’、‘行’,而发展为认识论的‘识’、‘名色’,再发展为经验的现实世界。(指出胎后的‘触’到‘老死’。)但同学们并不太懂哲学,所以我门就不能详细地作这一方面的讨论。  第四 六度  何谓六度?‘度’就是印度梵文的‘波罗蜜多’,意思是‘到彼岸’。
  亦即:能度过生死苦海,到快乐的彼岸。所以六度就是使人度过生死苦海的六种方法。那六种方法呢?即: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  一 布施  布施就是以福利恩惠施舍给别人。无量寿经上说:‘布恩施惠’叫做布施。  布施可以分三种:  (一)财物施 就是把金钱财物施舍给他人,譬如我们解衣推食,慷慨解囊,或济助穷人,或供人急需,都叫做财物施。
  (二)法施 指人格上的启发,学问上的指导。能够把道理说给别人听,解释给别人了解,使人能够得到做人处世正确的方法,都叫法施。
  (三)无畏施 指解救他人危难,使人免除恐怖和不安。别人遭遇不幸,我们好言相慰;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别人因事苦闷、沮丧,我们鼓舞他的勇气和信心,这都是无畏施。  一般人布施常有主动与被动之分,亦即有施者与受施者的对立,因此常易因自己是施者,而生起优越感。佛家主张必须打破这种观念,金刚经上说:‘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就是说不要为了希望别人报答,或满足自己富贵的优越感,或为了其他的目的而去行布施。
  朋友们记得一个故事吧?有一年齐国闹饥荒,许多有钱人家备了许多酒饭菜肴,遇有路人经过则高呼:‘喂,来吃吧!’由于态度不够真诚,语气洋溢著太多的优越惑,因此,一些有志气,自尊心很强的人,虽然饿得饥肠辘辘,步履蹒跚,但仍然不愿意接受施食,而宁愿活活地被饿死。
  这就是不能做到佛教‘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造改的悲剧。所以我们施舍别人的时候,要记住:‘施人慎勿念’的古训。  二 持戒  持戒就是要遵守戒律,使行为不踰矩。
  凡人都不是圣贤,常常有许多的弱点,加上外境又有许多的引诱,极容易做出许多坏事,小则个人身败名裂,大则损人伤群。因此佛教制定许多的戒律,来帮助人们克制自己的私欲和冲动,洗净人格上的污点。
  我在本书中提到过,戒只是一种消极防患,它的精神却是积极的。举不杀生为例,不但自己不杀生,还要去救众生,见死不救,就是犯戒。因此持戒可以维护善良风俗,维系道德伦理,鼓励人人行善,达到天下一家的理想。
  有人误会说:‘不信佛教非常自由,一信了佛教,什么都不能做了。’其实这是不肯用心思考的结果,未信佛教而做坏事,仍然是要遭受因果报应的,就像不懂法律而犯法,仍然要坐牢一样。俗语说:‘不知不罪’只是一种误传。  试问地心吸引力会因为你不信,而就不存在了吗?  所以持戒是非常重要的,做一个好国民都要遵守许多的法律,何况要想修行成佛,脱离生死苦海呢。  戒一共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四级,其名目繁多,条文亦繁,不容细说。其中五戒在前章已经论及,就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普通一个出家的和尚要守二百五十戒,尼姑要守五百戒,可见出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  ——文章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药师经原文

  • 药师经拼音

  • 药师经解释

版权所有:药师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