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诫子书》原文翻译注释出处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
《诫子书》
诸葛亮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 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作者】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官至丞相。这篇《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一说诸葛乔)的 .
【赏析】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
《左传》有言曰:“大上(指最高的追求)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纵观诸葛丞相一生,可以说“三立”兼备。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年青时受三顾之恩,竭诚辅刘相蜀,成为蜀汉的决策者。当政期间,励精图治,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政治、经济、军事的政策。曾五次出兵北上,争夺中原,为兴复汉室,鞠躬尽瘁,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其名作《出师表》为世代所诵,有《诸葛亮集》传世。以此观之,他的《诫子书》与其说是言教,更不如说是身教,也可以这样来说,后人讲养性修身的道理,都没能跳出诸葛亮的掌心。
作者于篇首开宗明义,告诫子孙首先要 “立德” “修身”.“德”是做人之基,自然也就把“立德”放在首位,这和中国传统文化中重“德”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那么,又如何“立德”呢?即“静”与“俭”.为什么“静”才能“修身”呢?曾子在所著《大学》中说:“静而后能安,安而能后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说,思想清静,然后才能心情安宁;心情安宁,然后才能思考周密;思考周密,然后才能有收获。可见,想最终有所获,首先是要心“静”.心中有太多的杂念,受世俗功名利禄太多的诱惑,可能将一事无成。因此,“静”是“修身”的前提条件,有了“静”才可能“修身”,进而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静”是“修身”的一个前提条件,而要想“养德”还必须“俭”.那么“俭”何以能“养德”呢?史载:“宋高宗时,孙懋入觐,尝论公生明。上曰:‘何以生公?’曰:‘廉生公。’问:‘何以生廉?’曰:‘俭生廉。’”由这段对话可以看出,节俭生廉洁之心,有廉洁之心才会生公心,有了公心才会“生明”,即公则生明。诸葛丞相书“静”与“俭”极浅显二字于篇首,可谓用心良苦,立意玄远。
接下来,又从反面进一步谈“静”在“明志”中的作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有了“静”心才会明确、坚定自己的志向,进而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然后,又阐发“静”与“学”之间的关系,要想有才学必须通过学习,而求学的过程之中又必须有“静”心,如果一个人“慆慢”与“险躁”,无静心,无恒心,则是求学与修身之所忌。薛谈学讴于秦青,自足而辞归,知不足而求返;乐羊子感其妻之言,“捐金于野”,“复还终业”,而后学有所成;管宁先有割席之举,后有固辞不就高官之行,而终成大儒。所有这些事例,无不说明“静”在求学与修身之中的重要作用。
在篇末,又叮咛后生晚辈,年华易逝,流年似水,如果不珍惜时光,必将碌碌无为,老大徒伤悲,于事无补矣。 这篇家训,可谓是辞约意丰,掷地有声,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有溢满殷殷期盼之情。我们读之思之,并当躬行自勉。